【商業策略】買賣小巴牌價走勢下跌,小巴行業走向沒落?

買賣小巴牌價走勢下跌,小巴行業走向沒落?

小巴牌買賣交易減少?什麼因素導致小巴牌價步入下跌走勢?

新冠肺炎對香港經濟帶來的衝擊不斷,不論零售、飲食及旅遊全都無一倖免,而甚少人關注的小巴行業亦同受牽連。近年小巴牌價再度跌破新低,跌幅超過五成,投資者避而遠之。其實近年來,小巴業界面臨多方面的壓力,而還有各種因素亦促使著小巴牌價邁走勢走向下坡,甚至導致行業逐漸式微。

疫情對小巴牌價走勢有影響

較早前香港經歷了第五波疫情,部分公司實行在家工作政策,以致小巴乘客量大幅下降,令以拆賬的形式賺取盈利的小巴司機收入大減,部分持有小巴牌照的司機甚至開始「斷供」。在 2020 年一月,小巴牌價大約 230 萬,在兩個數月便跌至 195 萬,小巴牌價跌幅接近一成半。根據某小巴及的士車行的數據,近年小巴牌照買賣記錄寥寥可數,價格更跌至 180 萬。

小巴牌照買賣交易大不如前
小巴牌照買賣交易大不如前

小巴牌價逐年下跌大不如前

據業內人士透露,小巴牌價全盛時期超過千萬元,但根據小巴牌照價格及買賣紀錄,2013 年小巴牌價已經約回落至六百萬元左右,而至 2018 年三月初更跌至 415 萬。而疫情至今,小巴牌照走勢有跌無升,由四百多萬跌破二百萬元關口。

小巴牌價走勢如此嚴峻並非全由疫情所致,多年來小巴行業正面臨各種因素的壓迫,最終導致小巴牌照下滑的現象。

小巴牌價窮途末路,難以再有升幅
小巴牌價窮途末路,難以再有升幅

鐵路發展昌盛,小巴失去競爭力

現時鐵路系統為香港交通骨幹,大部分香港市民的生活上都依賴著它,而小巴的定位偏向輔助市民前往地鐵及巴士無法前往的目的地,例如以前堅尼地城、香港大學及港島南等地方,大部分市民都需依賴小巴來往,在小巴依然有需求的情況下,小巴牌價走勢及買賣市場較為穩定。

但在 2014 年,港鐵公司的《鐵路發展策略 2014》文件提及到,政府有意在 2030 年前落實數條鐵路項目,包括:

  • 東九龍綫
  • 南港島綫(西段)
  • 屯門南延線及洪水橋站
  • 北環綫及古洞站
  • 東涌西延線、東涌東站及小蠔灣站
  • 北港島綫

當中港島西延綫、觀塘綫延綫、港鐵南港島綫早在數年前通車,市民毋須額外轉車亦能直達目的地,因此小巴乘客量大幅下降,小巴牌價走勢亦順勢開始下跌。

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曾說到,自部分港鐵路線開通後,部分路線的小巴乘客量減少近七成,對整個小巴行業帶來沉重打擊。由此可見,小巴牌照買賣及價格走勢並不可觀。

巴士路線重組,進一步威脅小巴生存空間

巴士路線重組對小巴牌價走勢亦有所影響。考慮到香港人口分佈及交通道路的情況,運輸署會定期與巴士公司商討路線重組,規劃出符合市民需求的路線。部分巴士重組路線中,有可能覆蓋到原來小巴的路線,甚或比乘搭小巴更加方便,自然市民偏向乘搭巴士,小巴需求下降亦導致小巴牌價跌向下陂。

政府間接打壓小巴

小巴牌價下跌亦與政府政策有關。早在 1970 年,政府立令紅色小巴無法在「已有完備鐵路及巴士網絡的新發展地區」(例如青衣、馬鞍山、將軍澳、天水圍、沙田的新落成屋邨範圍)及「新落成的快速公路」(例如三號幹線、青嶼幹線)禁區位置提供服務。若紅色小巴要駛入該地區,唯轉營為綠色專線小巴。

政府政策間接令小巴牌價下跌
政府政策間接令小巴牌價下跌

小巴行業前景不明朗

在政府政策及香港交通系統生態不平衡的前提下,小巴競爭力及不上其他骨幹交通工具(的士、巴士及鐵路),以致小巴生意大不如前,收入減少,即使由十六座增至十九座亦無濟於事。在重重打擊下小巴牌照價格亦走向下陂,成交每況愈下,至今幾乎無人問津。

此外,根據業內人士透露,經營小巴行業面臨著不同壓力,例小巴申請加價卻惹市民不滿,倘若不加價卻追不上通脹,亦維持不到司機的生計;部份路線會向小巴司機收取「入線費」;小巴行業人手短缺,長期出現老齡化問題,勞動工時長,待遇亦及不上其他司機行業般優厚,因此甚少年輕人加入小巴行列。故此小巴牌照買賣交易量大幅減少,不如往日般矜貴,行業亦逐步入寒冬。

編輯/製圖:Business Digest


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,隨時接收最新資訊!

你可能感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