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技新知】AI 最終會挑戰人類的地位嗎?

商業熱話
【科技新知】AI 最終會挑戰人類的地位嗎?

對AI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從電影《模仿遊戲》入手。《模仿遊戲》講述人工智能之父艾倫·圖靈(Alan Turing)的真實故事。圖靈在1950年提出了圖靈測試,測試中準確定義了「智能」這一概念:「如果一台機器與人類對話,而沒有被人類認出是機器,那麼這台機器將具有智能。」及後,在1956年的達特矛斯會議裡,會議正式提出「人工智能」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的研究領域。

達特茅斯會議激起了科學家們對AI的研究,令之後十多年湧現了大批成功的AI程序和新的研究方向,其中幾個最受觸目的事件就是1966年的首個聊天機械人Eliza以及首個移動機械人Shakey。

正當業界對AI的發展持樂觀態度,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A.Simon也在1965年提出「二十年內,機器將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。」AI發展卻遇到了瓶頸。受限於當時有限的電腦內存及處理速度,人們開始質疑AI是否能真正為社會帶來功效。1973年,對AI提供資助的機構因在投入大量資金後仍未看見任何實際進展及成效,紛紛決定對AI停止資助。不過,日本經濟產業省卻看準AI發展的潛力,於1981年宣布撥款8.5億美元支持第五代電腦項目,AI發展再現曙光。

1997年,IBM研發的Deep Blue成為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Garry Kimovich 的第一個AI,但此次對決卻引起爭議。Deep Blue於第二次對決後才以兩勝三和一敗擊敗Kimovich,而勝利後Kimovich要求重賽,卻被IBM無視,並迅速將Deep Blue拆卸。無論如何,此次世紀對決重新引起了社會對AI的興趣。

踏入21世紀,得益於大數據和電腦技術的快速發展,許多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成功應用於解決經濟社會中的許多問題。2002年iRobot推出首個商業上成功的AI-掃地機械人Roomba。2008年Google於iPhone推出首個語音識別應用,AI也開始從科學界走入大眾的視野。AI也在不同領域超越人類的事件頻頻發生,如2014年Google 開發的Eugene Goostman 就成功通過64年前提出的圖靈測試,這台電腦成功騙過測試人員認為他是一個13歲的男孩。同時,當然也少不了2016年引起全城熱話的大比數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乭的AlphaGo。

在AI蓬勃發展的同時,不少科技巨頭如Elon Musk、霍金也提醒大眾要警惕AI可能為人類帶來的危害。AI無疑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便利,但同時也可能導致社會大規模的失業。

究竟AI的發展是福是禍?人類又該如何適應與人工智能共處的未來世界?

文:Business Digest


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,隨時接收最新資訊!

你可能感興趣